同樣是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價格卻是兩個概念,幾千塊一件和幾千塊一克,相差幾十倍都不止。
為什么和田籽料會這么貴呢?
一、皮色加持,俏色巧雕!
籽料玩家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亮氣十足的天然皮色。作為一種特殊的老河道料,皮與沁的加持讓和田籽料的身價倍增。
尤其像瑪麗艷紅皮這樣的金紅皮色,明艷奪目、亮氣搶眼,與山料原生礦拉開了明顯差距。
另一方面,特殊的玉雕工藝也提高了籽料的身價,無論是帶皮的俏色,還是獨籽的巧雕,都只有和田籽料才能勝任。
二、玉質(zhì)細膩,油糯老熟!
和田籽料之所以好,是因為經(jīng)歷了上萬年的流水沖刷。這個過程去除了原生礦里疏松的部分,留下了致密度最高的河道籽料。
這種篩選無比殘酷,但保留下來的卻是真正的精華,百里挑一的自然是最好的。
和田籽料特點就是細度較高、油性極好,糯度和老熟度都很優(yōu)秀,上手盤玩之后還會有很多變化。
比起高白純粹的山料,籽料的沉厚度和高級感明顯要高一個層次,是羊脂玉最理想的代言人。
三、保真保籽,獨一無二!
判斷一塊玉的真假,細節(jié)越多越有說服力。比起光白無瑕的山料原生礦,和田籽料的特征就明顯多了。
無論是皮色、毛孔,還是籽形、玉質(zhì),籽料可以鑒別的要點十分豐富。只要愿意花時間研究,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獎賞方式。
而且籽料的獨特天然特性,也決定了它不可能有同樣的藏品,有時就算想找一件品質(zhì)相似的也非常困難。
對于追求獨創(chuàng)性的玩家,每顆和田籽料都是獨一無二的單品,要靠耐心和緣分才能有機會遇到。
四、數(shù)量稀少,收藏價值!
關(guān)于和田玉的儲量,其實一直都存在很大爭議。畢竟原生礦的開采一直都在進行,礦脈有多少沒人能猜的到。
加上廣義和田玉定義的一再擴張,俄羅斯、加拿大等新產(chǎn)地不斷擴大,“地下的和田玉夠全世界用”這種說法,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可能。
倒是和田籽料,河道就是那幾個河道,區(qū)域也只有那個大小,而且早已經(jīng)挖地三尺了,反復(fù)篩選了幾萬遍了。
物以稀為貴,當(dāng)幾克一顆的小原石都已經(jīng)賣到六位數(shù)以上,就可見和田籽料到底有多少了。
五、天賦異稟,原石可玩!
如果說在玉質(zhì)方面,某些精品山料還可以和籽料一較高下,那和田籽料的玩料就是山料完全無法企及的高度。
畢竟沒有一種山料原礦,能在完全不加工的情況下仍然具有賞玩價值,甚至比加工后的藏品價格更高。
雖然“面粉比面包貴”是籽料市場的異象,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萬元一克買石頭,這種事情恐怕也只有在和田籽料上才會出現(xiàn)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