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一塊美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標尺,這里的標準可能是白度,也可能是質(zhì)地、密度、或者是脂粉等等……
很多玉友玩玉只認白度,但是一味地追求白,反而會得不償失。
低價高白的籽料往往背后都是圈套,比如“阿富汗玉”夠白吧?如果只強調(diào)白,而忽略了質(zhì)地,那么像大理石、石英石等很多相當白的石頭就成了玉了。
想玩好白籽料,這幾種白料要小心!
1、“勞動”過的籽料!
現(xiàn)在市場上很多你一眼看過去,皮色好看,白度上乘,價格也美麗的“籽料”,絕大部分都是山料,你敢信嗎?
俄料做假皮:白度好
例如青海料,俄料等,這兩種料子的白度都會高于籽料,并且價格還非常有誘惑力。會不會心動呢?
其實說到底籽料稀缺珍貴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內(nèi)涵,溫潤的品質(zhì),不經(jīng)雕琢便能感受到的質(zhì)感,以及華而不奢的皮色。
市場上很多勞動過的料子,一定要避開。
那究竟該如何區(qū)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呢?
1
形成過程不同
和田玉籽料產(chǎn)自河流中下游,是山料在地質(zhì)運動中被帶入河流之中,經(jīng)過河流上億年沖刷而成;
山料則產(chǎn)自昆侖山脈之中。籽料的儲量有限,這就決定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從產(chǎn)出形態(tài)到玉質(zhì)特征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2
外觀不同
和田玉籽料一般有皮色和皮孔,就算沒有皮色,籽料上還是能夠找到均勻的毛細孔,這些“汗毛孔”,是它們的標記;
(俄料作假毛孔)
山料原石一般看上去發(fā)干,多有棱角,且有風化痕跡,多綹裂。
3
有無沁色
很多籽料里面有沁色;山料里面則沒有沁色。
沁色在今天不展開講述了,有興趣的可以翻閱御府君之前的文章。
2、雞骨白料子
有些玉友認為雞骨白已經(jīng)超越了羊脂玉的白,其實雞骨白的白主要在于“相”,而不是質(zhì)!
這里就是一件典型的雞骨白玉琮,我們可以看出圖中所呈現(xiàn)出的白非常的干澀,但是它缺少了玉石獨有的溫潤感。
雞骨白的僵很多,才導致他的顏色如此慘白。既然僵多,還說明了他石性很大。如同瓷器一般,有一種瓷性。
最后,多數(shù)的雞骨白籽料不僅表面是混僵,即便切開后,內(nèi)里要不是僵,要不就是僵肉混合著。因此雞骨白基本上很少看到完全玉質(zhì),即便有,那也只是個別例子。
3、帶棉的料子
有一種料子看起來很白,但是經(jīng)不起細看,因為料子里面竄棉,而竄棉的部分明顯要白很多,如果棉多的話,也會提升料子的白度。
4、生料子
這種料子是小白最喜歡的一種,價格便宜,白度夠,但是油性差,整體呈現(xiàn)一種嫩、透的感覺,并且這種料子結(jié)構(gòu)還松。
這就是老玩家不是盲目追求白度的原因,白度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得看料子熟度!所以玩玉久的話會經(jīng)常聽到兩個字“老熟”。這是對一塊料子很高的評價了!
對于籽料的收藏,御府君建議廣大玉友當您的預算不高的時候,白度適合就可以了,對于以上幾種料子,如果有已經(jīng)“吃過藥”了玉友,別灰心,誰學習路上沒摔過跤呢,吃一塹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