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玉的糖料之中,俄料和且末料也算是各占半壁江山,但很多玩家還是搞不清兩種糖料的特點。
今天我們就用這幾個方法,來快速分辨且末糖和俄糖。
一、看!看玉色!
且末糖:糖色以淺糖為主,白玉略微閃青,對比度較低。
且末糖最常見的顏色就是黃糖,而且是偏過渡色的黃糖,糖色本身的飽和度不算很高。
加上且末白玉本身就屬于高青白玉,不能說是很標準的白玉,所以糖料和白玉的對比感也不是非常明顯,漸變的感覺比較強烈。
俄糖:糖色以深糖為主,白玉冷白高白,對比度較高。
俄料有不少紅糖甚至黑糖料,都是很濃很重的深糖色,看上去要比且末糖沉厚許多。
俄料的白玉算是廣義和田玉里最白的一種,已經(jīng)有點接近于煞白。再和糖色一對比,雖然很適合俏色巧雕,但多少有點詭異。
二、摸!摸油性!
且末糖:油性較好,上手即出油!
說且末歸來不看籽,油性肯定是主要原因。且末料的油性僅次于和田籽料,比同為狹義和田玉的于田料要高得多。
且末糖料正常拋光就有油脂感,盤玩之后更是油性十足,行家玩出來的且末糖就是一塊糖油膏。
俄糖:油性較差,越盤越干!
油性一直是俄料和田玉的硬傷,很少有油性特別好的俄料,無論白玉還是糖料都比較生干。
有些商家會用鏡面拋光來掩飾油性的不足,但時間久了還是難免發(fā)干,缺少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的油脂感。
三、打燈!照細度!
且末糖:結(jié)構(gòu)致密緊實,細度基本過肉眼。
打燈看結(jié)構(gòu)是玩家的基本功,且末糖就屬于那種細度能過肉眼,整體性至少在平均值以上的和田玉山料。
至于能過燈的細糖料,可能僅限于少數(shù)金山糖料,但那已經(jīng)是糖料的傳奇,市場存量已經(jīng)接近枯竭了。
俄糖:結(jié)構(gòu)疏松凌亂,細度很難過肉眼。
俄糖的結(jié)構(gòu)比俄料白玉更差一點,一般都是肉眼可見結(jié)構(gòu)。而且俄糖的整體性也比較差,經(jīng)常有類似團霧的玉質(zhì)結(jié)構(gòu)。
除了巴沙料里的金糖料,幾乎所有俄糖都比且末糖差。如果能買到真正的巴沙金糖料,那確實可以和且末糖一較高下了。
四、對比!比料性!
且末糖:料性相對穩(wěn)定,正常情況下不易跑色。
糖料愛跑色,是和田玉玩家的經(jīng)驗之談。但那些跑色的糖料,往往都是些玉質(zhì)很生的山料,正常的且末糖并沒有那么脆弱。
且末糖盤玩之后,糖色還有可能變得更深更亮,包漿完整很有高級感,這也是它的一大賣點。
俄糖:料性稍顯不足,時間越久糖色越暗淡。
俄料本身就是典型的生料,玉質(zhì)和玉色都差點意思,如果不是特別會玩的行家,很容易越放越干。
而且俄糖料看著顏色深,放久了反而會變淺,看上去就有種臟臟的感覺,這可能也是俄糖料最大的硬傷了。
客戶顧問: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