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田玉造假,我們已經(jīng)說過很多類型。但其中殺傷力最強的高仿籽料,卻是連行家都頭疼的高端手法,常常讓人防不勝防。
一、噴砂毛孔+灑金染色
毛孔原本是籽料最直觀的外部特征,現(xiàn)在卻成了最容易仿造的假籽特點。噴砂機調(diào)整一下功率,就能在表面制造出類似流水的沖擊斑痕。
如果覺得不夠相似,就保留小部分噴砂毛孔,做成切料或者玉牌。順手染點灑金皮,至少有七成賣相了。
要識破噴砂毛孔,就要會觀察方向和角度。機器是平面噴砂,假毛孔看上去比較整齊一致,這是自然環(huán)境中很難形成的情況。
加上灑金皮是在噴砂之后染色,往往會沉積在毛孔之中,也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吧。
二、山料滾籽+局部做皮
把青海料、俄料,或者普通山料切成小塊,扔到滾筒機里和打磨石翻滾一兩個月,就會磨去所有切面與邊緣棱角,變成類似卵石的形狀。
再用化學染料泡一兩個月,讓玉石表面形成一層顏色。拿出來打孔穿繩,就成了一串好幾萬的紅皮原籽手串。
滾籽不算什么高端手法,一串籽型整齊有序,就沒有這么奇葩的原籽。況且皮色大多是浮色,沒有過渡也缺乏變化。
但還是要小心有些商家會用修形籽進行解釋,修型是籽料的醫(yī)美,而不是用山料仿冒籽料來賣個好價錢。
三、天然原皮+二上加強
和田籽料賣得最貴的皮色,一般都是重皮聚色,但現(xiàn)實中這樣的皮色并不常見。這就有了用真籽染色,皮上加皮的二上料。
尤其是那些天生僵皮的籽料,容易著色又很便宜。出來的效果特別像白皮料的皮上皮,只可惜卻是化學染色的結(jié)果。
因為是真籽料,而且有天然的毛孔皮色打底,要分辨二上加強料只能用排除法摳細節(jié)。
比如綹裂里皮色的沉積變化,天然皮色外淺內(nèi)深,加色料卻是外深內(nèi)淺。只要找到一點不自然,就要謹慎對待,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
四、黃沁加色+去黑藥水
黃沁籽料這幾年是越來越難了,不但有唐河料攪局,加色和藥水問題也都集中爆發(fā)。
很多根本沒法看的臟沁,先用藥水去黑,再用染劑浸泡。之后用水蠟封住縫隙,泡在油里一段時間,就成了全玉種的雞油黃沁了。
這種料子的可怕之處,就是從表面上看所有籽料特征都具備,從品質(zhì)看極其接近最昂貴的極品黃沁籽料。
想分清這種黃沁,一方面是要會看沁色走向,另一方面就是佩戴把玩考驗料性真?zhèn)?。只希望發(fā)現(xiàn)不對的時候,還能找的見賣玉的人。
五、小眾精品+細節(jié)美顏
和田玉家族里有些特殊的山料,雖然沒有籽料的經(jīng)歷,卻有接近籽料的玉質(zhì)。比如俄黑皮料、巴沙料,還有野牛溝料都是這樣的玉種。
這些優(yōu)質(zhì)山料在玉質(zhì)上與籽料頗有幾分相似,所以經(jīng)常會被做成高端仿籽來出售。
要區(qū)分這種仿籽,就要對這些玉種有足夠的了解。比如黑皮料白度高但玉質(zhì)松,巴沙料料性偏生,野牛溝料比較悶,各有各的特點。
只有對各類玉種都有所認識,才能看穿仿籽造假背后的伎倆,否則吃藥中招恐怕是難免的事。
客戶顧問: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