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初對奢侈品的認識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朝,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和龐迪我來到北京,將兩座自鳴鐘作為禮物獻給了皇帝,中國對奢侈品的情緣就此展開。
到清朝時期,因為受到了來自西方的啟蒙,成立了清宮造辦處。主要是為清朝王室制作各類奢侈用品。
上個世紀中期,中國的高端消費市場發(fā)展遭遇停滯,但是改革開放后,西方高級腕表、皮具、珠寶如潮涌進入中國,曾經(jīng)一度中國顧客對舶來的奢侈品盲目崇拜,幾乎來者不拒,被很多西方品牌輕視為只認品牌、很好應對的有錢人。
在奢侈品品牌空白的情況下,這些國外奢侈品很快就占領了中國的消費市場,甚至改變了中國人的某些文化觀念,“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一句廣告語幾乎人人皆知,鉆石才是愛情堅定、永恒的象征,這個概念被深深地植入了人們的腦海中,導致現(xiàn)在中國年輕人結婚必備鉆戒。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國人精神信仰層面的普遍迷失和對民族文化的不自信。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精髓,在傳承教育、宣傳推廣方面,做得不夠。
但是在過去,玉才是人們定情的信物。所以說,文化觀念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們?nèi)匀徊荒艽蛟斐鰩в兄袊幕实纳莩奁?,就依然抵不住這種沖擊,中國市場就會一直被外國品牌牢牢占據(jù)。這不是經(jīng)濟的損失,更是文化的損失。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人對奢侈品不再盲目追求。不只是光看品牌,最主要是它的價值所在。
和田玉成了國人爭先搶后的奢侈品收藏。和田玉是中國的國玉,資源非常的稀缺。一塊好的羊脂白玉動輒就上千萬。
《五代史》記載,于闐國王李圣天遣都督劉再開以“玉千斤及玉印降魔株”等向晉高宗獻貢。
《宋史》記載宋徽宗時,于闐國歲歲朝貢珠玉,甚至一年兩次,可見和田玉在古代就已受到國人的重視。而今又被封為國玉。
從和田玉的從古至今可看出國人對它的重視以及它尊貴的地位?,F(xiàn)它又被國內(nèi)外譽為珠寶界的“東方奢侈品”。
歷史上,我們幾乎是一個奢侈品凈輸出國。
中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文化大國,我們不應該沒有自己的奢侈品牌,何況歷史上我們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輸出國,無論是陸上的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的陶瓷之路,都是我們向西方輸出奢侈品的商路。
打造奢侈品品牌,產(chǎn)品是核心。中國當代玉雕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傳承基礎上,經(jīng)過幾輩人的努力,目前是百花齊放,大師輩出的局面。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和它們所蘊含的經(jīng)典文化,需要讓世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