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皮色雖然分類眾多,但主要還是以紅、黃、黑為底色,產生的各種組合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紅黃黑皮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些皮色。
一、棗紅皮
棗紅皮是老玩家最愛的皮色,也是和田籽料中最有賣相的藏品。沉厚飽滿,細膩柔和,總能在皮色與玉質上達到很好的平衡。
如果非要挑點毛病的話,棗紅皮的料子一般都不會太白,玉色經(jīng)常會微微閃青,“紅皮肉青”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二、聚紅皮
聚紅皮之所以屢屢賣出天價,和它的“善解人意”不無關系。它同時迎合了玩家對羊脂白玉的執(zhí)念,以及讓皮色成為點睛之筆的期待。
不過聚紅皮之所以能“聚”,往往都是在皮色部位存在一些玉質缺陷。也許是僵棉,也許是綹裂,總之不會是特別完美。
三、瑪麗艷紅皮
瑪麗艷作為一種老河道料,在皮色與玉色上都美得有些不像真玉。艷麗的皮色和高白的玉色對比強烈,是雕刻師最理想化的俏色素材。
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瑪麗艷的皮色是它最大的武器,卻也因為假皮的亂局而深陷泥潭。皮紅肉白的瑪麗艷非常接近俄料仿籽,被誤傷也就在所難免了。
四、灑金皮
和田籽料最常見的皮色就是黃皮,而黃皮里最多的就是灑金皮。這種分散在表面的金黃皮色,也證明了和田籽料的細密度確實是密不透風。
灑金皮面對的困境與瑪麗艷有些相似,由于噴砂毛孔的泛濫,許多仿籽通過灑金皮來掩飾造假痕跡,以至于玩家看到灑金皮心里就在打鼓。
五、金包銀
外部由黃沁包裹,內部是細白干凈的白玉,這樣外金內銀的籽料才能被稱為金包銀。金白銀適合巧雕,無論雕皮還是雕玉都能非常出彩。
但是切金包銀的獨籽就有點像開盲盒,外面的黃皮再漂亮,里面的玉質不給力也是白搭,這可能才是金包銀料子如此之少的真正原因。
六、黃沁皮
很多玩家常常糾結是皮色好還是沁色好,其實最好的往往是半皮半沁的沁皮料。沁皮料既有沁色的厚度也有皮色的質感,是品相最好的籽料。
唯一讓人有點揪心的,就是沁皮料雕刻與切料都要謹慎。很多沁皮表面很漂亮,切開一看卻是“火龍果”,真不知道那些黑點是怎么進去的。
七、老黑皮
“千年紅皮,萬年黑皮”,黑皮一直都是分類最多的籽料皮色。而老黑皮最難得的,就是皮色老氣的同時,玉質也能足夠出彩。
像這種黑皮黃沁的老料,是比紅皮白肉還要稀有的存在。皮色與料性、沁色與玉質的兩強組合,才是和田籽料中真正的可遇不可求。
八、秋梨皮
秋梨皮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它的皮色非常像秋天梨子上的斑駁圖案。這種經(jīng)常和灑金皮同時出現(xiàn)的皮色,是和田玉老熟料最大的特點。
老玩家對老熟度特別重視,秋梨皮自然是其中首選??上锢嫫さ挠裆话愣疾粫貏e干凈,常常會有些僵棉瑕疵,就看你怎么取舍了。
九、油庫皮
很多人會把油庫料的皮色稱為油煙皮,其實并不算非常準確?!坝蛶臁笔蔷S語中“多裂”的音譯,綹裂偏多就是這種料子的最大特點。
但這種原石在切料玩家眼中,卻是真正的千金不換。高細、高白、高油、少瑕疵的玉質,總是能在賭石場上引起陣陣驚呼。
不知道您最喜歡的皮色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