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色系眾多,白玉是被人們接受程度最廣,也是在玉器作品中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種,那白玉以外,最受歡迎的,碧玉是當之無愧了。
在碧玉中,有我們最廣為人知的就屬菠菜綠、鴨蛋青……
還有的人會說,你漏了一個:蘋果綠。
對,這種顏色可人的蘋果綠,也是碧玉的一種。但是它出鏡少,如今能拿的出來的老坑蘋果綠沒幾個。
要準確說起“蘋果綠”的流行時間,我也很難給個具體時間,大致是在16年前后的樣子,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料變貴了”。
后而在17、18年,蘋果綠就開始風靡了。
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蘋果綠的存在還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實。
01
蘋果綠是啥?
翻閱我們之前出的關于碧玉的文章,廣大玉友朋友們對碧玉各大顏色有個都有了解。
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蘋果綠。
其實蘋果綠和粉青、瓷白等都一樣,都是從鴨蛋青系列中演變而來。而蘋果綠,色如其名,指的是顏色很接近青蘋果皮飽和度的一種綠色。
Photo by David on Unsplash
碧玉和翡翠在顏色上很好區(qū)別,因為一個是“綠”一個是“翠”。碧玉的“綠”往往是比較深的,不似翡翠的那種“清透感”,但蘋果綠不同!它區(qū)別于其他顏色的碧玉,蘋果綠帶有一種小清新的翠色,嬌嫩+生機。
Photo by Marina Grynykha on Unsplash
老料的蘋果綠不水透,帶著和田玉的油潤感,顏色純凈,能達到無結構,結合了和田玉和翡翠的雙重優(yōu)點,讓人愛不釋手。
02
蘋果綠好在哪里?
我們先來看一塊料子:
我們很少說一塊玉——“無結構”。玉又不是玻璃。在白玉中,90%的玉,多多少少都是“有結構”的,除非是白度頂級,各方面都完美的,那就是大家經(jīng)常掛在口中的羊脂級的好料了。
這種和田玉就有以下幾個特征——少,貴,稀,好。
但是不同于白玉的萬一挑一,蘋果綠的“無結構”就鮮明很多??梢哉f是顏色和玉質兩手抓。
只不過,它也有它的煩惱。
03
蘋果綠的煩惱
第一:產(chǎn)量不足。
一種流行成為潮流之時,那它必要要跟進市場所需。但是很可惜,老坑蘋果綠太少了,所以在市場上才會炒作成“絕礦了”。
第二:原料浪費
這也絕非偶然,早在十幾年前,玉友們對白玉認知普遍高于其他“有色玉種”,所以蘋果綠在當時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商家都把它浪費了,后來想找也找不到了!
第三:雕刻“起性”
起性是玉雕行業(yè)中的一種通俗說法,想要理解起性,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這個被人稱為‘千層餅’的情況就是起性。在切割或者雕刻的過程中,玉石在邊緣的部分產(chǎn)生了崩口、是層裂的現(xiàn)象。
起性不僅僅在玉雕前期雕刻過程中出現(xiàn),后期打磨的時候,一個不小心也是有可能出現(xiàn)毛玻璃一樣的效果。這是讓很多玉雕師比較頭疼的。
所以說來,如今市場中真正好的老坑蘋果綠作品,是少之又少。因此很多“好色”藏友把它列為終極追求,藏得一塊足矣。
04
“蘋果綠”的“替身”風波
市場上不僅有把“碧玉”認成“翡翠”的。還有“巴料”錯當“蘋果綠”的。
“巴料”是巴基斯坦碧玉的簡稱,是一種近幾年才涌入本地市場的碧玉品種。
(巴基斯坦碧玉原料)
巴料在顏色更接近俄碧冰底料,很清透,但黑點多,玻璃質感很強,玉質單薄脆嫩,市場上經(jīng)常用巴料磨成小珠子,或者加工成戒面、鐲子混雜在俄羅斯碧玉中難以分辨。
但是巴料碧玉玉質上有些松散,料性不夠穩(wěn)定,無糯性、油性可言,更談不上什么脂粉與老熟氣。
(巴基斯坦碧玉原料)
另外碧玉的替身也有很多,今天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蘋果綠很美,優(yōu)質的蘋果綠是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的?;蛟S,你手里也有一塊蘋果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