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方面
①價格
②商家
③工藝
④皮色
不懂專業(yè),簡單邏輯推斷和田玉的真假優(yōu)劣,下面御府君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這四個方面
1、價格:貴的不一定真,便宜的一定假。追求品質(zhì)卻不信價值,一定上當。
2、商家:賣高貨的商家的客戶必然是懂玉且有實力的,不需要多言,也沒有故事和套路。賣低端或者假貨的,多賣故事套路,而且愛詆毀同行的貨品。
3、工藝:好工配好料,工藝決定玉器的最終價值,好工費用幾千甚至幾萬以上,一般不可能雕太差或者假料。
4、皮色:皮色籽料切開后(不是開窗),皮色下如果不是白皮過渡(賭料),而是料子干凈、顏色好、玉肉細、無臟雜,皮色一般是真色,因為有頭腦的商家絕不會畫蛇添足,人工加色既放棄了行內(nèi)市場,又遮蓋了玉石的本身賣點。
#決定和田玉價值的內(nèi)在因素#
四個方面
①品相
②玉質(zhì)
③顏色
④工藝
品相是骨架,器型、皮色、瑕疵等是為品相服務的,它們單方面決定不了最終的價值,能夠決定價值的只有它們綜合的品相,東西再好,缺少品相的骨架還是站不住。
玉質(zhì)是血肉,不是籽料決定了玉質(zhì),而是玉質(zhì)決定了籽料。所以不是籽料才貴,而是玉質(zhì)的感受才貴。
顏色是面子,看人先看臉,看玉先看色,第一眼很美,越看越美才有高價值,而不是什么幾級白、什么綠、什么青的指標決定了價值。
工藝是靈魂,決定工藝價值的不是名家手雕,而是工藝能否賦予玉石的靈魂,以及表現(xiàn)文化或者造詣的程度,有了靈魂的玉石才有價值的魅力。
#欣賞一塊玉#
四個方面
①白度
②油性
③盤玩
④老熟
白色是人們對于和田玉最普世的認知,追求白度無可厚非,但要知道和田籽玉并不是最白的,比如俄料就非常白,甚至比青海料和籽料還白,但它的白顯得比較干。再來看籽料它的白并不刺眼,而是一種非常柔和、滋潤,渾厚的白。
其次是對油性的審美,我們欣賞一塊玉,通常會聽到一個詞:油脂感。
和田籽玉的油潤感不是表面的,而是由內(nèi)而外的,人們形容一塊優(yōu)質(zhì)的籽料有個詞是:羊脂玉,這里就能充分表達籽料近乎凝固感的油脂光澤。
盤賞:剛拿到一塊玉放在手中,會有壓手感,這是籽料密度決定的,和田籽料密度大、比重大。另外盤玩優(yōu)質(zhì)的和田籽玉會有一種油滑的感覺,并且光滑中略阻滯感。
再有是對老熟度的審美,不論是玉質(zhì)還是皮色,籽料都不會缺少這一份成熟的審美,因為這是籽玉在漫長歲月年輪中磨礪出的氣質(zhì),入木三分,韻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