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四大名玉”的名頭那可是響當當?shù)模陆暮吞镉?、河南的獨山玉、陜西的藍田玉以及遼寧岫巖的岫玉。
不過,這“四大名玉”就好像娛樂圈的明星一樣,有的就能經(jīng)久不衰反而越老反而越值錢,比如和田玉。而有的卻只能紅極一時,很快就被人遺忘,比如像岫玉。
一 、岫玉的昨天輝煌燦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一曲《涼州詞》,將“夜光杯”的形象千古流傳,你知道嗎?這“夜光杯”的本體,就是岫玉。
岫玉,因產(chǎn)于遼寧省的岫巖縣而得名。岫玉屬蛇紋石礦物,品質(zhì)上乘的岫玉,質(zhì)地溫潤通透,多呈綠色系,從湖綠色到深綠色都有。
歷史上,岫玉的最早記錄在1萬年前,遼寧海城縣小孤山仙人洞古人類洞穴遺址出土的三件透閃石玉砍斫器,即為岫玉;4000~5000年前,紅山文化中發(fā)現(xiàn)的玉龍、玉豬,“夜光杯”和乾隆玉璽,漢代瑰寶“金縷玉衣”,岫玉的歷史可謂濃墨重彩,甚至被稱為“中華第一玉”!
二、岫玉的今天無人問津
時至今日,提及岫玉,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會將它與“廉價”二字劃等號。岫玉=廉價?曾今備受尊崇的一代名玉,怎么就落魄到如此地步呢?
大家都知道,很多玉石、寶石,都是“物以稀為貴”的。而讓岫玉跌價的第一步,就是科技的發(fā)達。科技發(fā)達,玉石開采更加容易,于是大家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他玉石,岫玉的存貯量不要太大哦。
隨著和田玉、獨山玉開采量的減少,岫玉呈現(xiàn)了占領市場的趨勢,然而,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存儲量大,容易開采,導致了無秩序的開發(fā),人們不再重視岫玉的品質(zhì)與價值,繼而帶來反效果,就是岫玉不僅不再稀有,還丟失了自己的獨特魅力。
這是一場注定的惡性循環(huán),給岫玉的地位和價值,造成了幾乎毀滅性的后果。
岫玉名聲大跌的真正原因
岫玉外感溫潤細膩,與和田玉的質(zhì)感極其相似,且含有一定閃透石的成分,于是,很多黑心商家會選擇用岫玉來冒充和田玉;淺色的岫玉晶瑩水潤,綠色的又青翠欲滴,岫玉又被用來冒充翡翠。甚至染色偽造血玉,青金石等等。
在岫玉市場發(fā)展低靡的情況下,有的無良商家破罐子破摔,索性就直接用它來做其它玉石的仿冒品。
一代名玉價值被貶不說,還落下了壞名聲。何其哀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岫玉都曾模仿過的那些玉石。
(岫玉吊墜)
1、冒充和田玉/血玉
和田玉是軟玉的代表,而只有透閃石占整體成分達到98%以上,才能歸為“和田玉”。岫玉是蛇紋石,但它外感溫潤細膩,與和田玉的質(zhì)感極其相似,于是,很多黑心商家會選擇用岫玉來冒充和田玉。
有些商家甚至通過染色的方式,利用岫玉偽造“血玉”,以欺騙消費者。
2、冒充翡翠
岫玉本身有多種顏色,淺色的岫玉晶瑩水潤,綠色的又青翠欲滴,這樣看起來,又很像翡翠呢,于是,岫玉又可以用來冒充翡翠了。看看下面的對比圖,你能分得清嗎?
(上為岫玉,下為冰種翡翠)
3、冒充青金石
染色,是使用岫玉冒充其他玉石最常見的手段。染成藍色,可以仿冒青金石。
(岫玉染色后冒充青金石)
御府君想說,即使岫玉曾經(jīng)沒落了,但是岫玉中不乏精品,只要及時調(diào)整岫玉市場經(jīng)營模式,跟玉石市場的腳步,岫玉一定能重新輝煌起來。
各位玉友身邊若是有上等岫玉,可不要錯過,不定過幾年價值能翻幾番呢~